在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的堅強領導下,在各位會員的同心協力、共同努力下,在縣委縣政府、各相關部門的精準施策和監督下,2019年我會迅猛發展長足進步,會員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經第三方綜合評估,由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機關等單位經過一系列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審下,蒼南縣礦山井巷行業協會在溫州市社會組織中再次脫穎而出被評為市5A級社會組織。
蒼南礦山井巷業是從事礦產品資源開發經營,礦產品采掘、選洗與冶煉,井巷、隧道掘進,土石方爆破、開挖與填埋施工等建設領域工程項目的一個區域性傳統特色產業群體。它是一種外向型的“蒼南人經濟”,市場在外、工地在外,不占用本縣一分土地和資源。就蒼南縣自身而言,它是真正的綠色、環保、生態產業。它伴隨著“溫州礬礦”采礦業的發展,已有640多年的歷史,是當地重要的支柱產業,更是一筆厚重的世界礦業文化遺產。
迄今為止,蒼南礦山井巷業從業人員近30萬之眾,分布于縣內的礬山、南宋、橋墩、靈溪等20多個鄉鎮;在外項目部足跡遍及全國除臺灣省外的各省、市、自治區和國外的贊比亞、埃塞俄比亞、南非、印度、巴基斯坦、越南、柬埔寨等十幾個國家。蒼南礦山井巷人技術精湛,管理經驗豐富,善于攻堅克難,被譽為“中國穿山豹”。2010年11月28日,蒼南縣被中國礦業聯合會命名為“中國礦山井巷業之鄉”,并在人民大會堂和釣魚臺國賓館成功舉辦了“礦山井巷業之鄉”命名授牌儀式和中國蒼南礦山井巷業發展論壇,發表了行業發展“北京宣言”,30多家國家級媒體報道了活動盛況,在全國產生了巨大反響。
蒼南礦山井巷行業協會成立于2009年1月31日,是全國首家本行業的協會,現為中國礦業聯合會常務理事單位、浙江省礦業聯合會理事單位。協會目前共有會員單位34家,其中:一級資質企業13家,二級資質企業13家,三級資質企業8家,協會會員698名,在外項目部1200多個。至2019年度產值212億元,它占了全縣62億稅收收入的7.7%,可支配公共預算財政收入的13%。行業發展行穩致遠,會員單位成績顯著。
蒼南礦山井巷行業協會常設辦事機構為秘書處,專職工作人員6名。2015年9月,協會獲批設立建筑行業技工“社會培訓機構”,是溫州市行業協會第一家設立高級工及以下的“社會培訓機構”,可面向社會各界開展各種建筑技能招生培訓。2016年1月,協會被納入本地第一批具備承接政府職能轉移條件的社會組織機構。2013年-2017年,連年被評為溫州市優秀社會組織,并于2015年被授予“中國社會組織評估等級AAAAA單位”。
協會的成立讓蒼南礦山井巷人640多年來首次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協會的宗旨是組織和引導全縣礦山井巷業以及設備安裝企業、水利水電、公路工程、市政公用、電力工程企業的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努力引導礦山井巷企業深化改革,改善經營管理,增強整體素質,提升企業資質等級;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增進會員團結,實施行業自律公約,規范市場行為,開展信息溝通,加強互助聯絡,協調解決矛盾,提升業界地位,使礦山井巷業成為本地區國民經濟主要支柱產業,為建設浙江美麗南大門做出新的貢獻。